政法学院2014-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
听课情况总结
为了切实改进教学工作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政法学院根据学校要求,制定了“听、评、促”三字方针的学院内听课制度,组织学院教师听课工作。下面对2014-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听课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本学期政法学院要求每位学院领导听8节课,教研室主任听6节课,普通教师听4节课。在10月—11月份之间对政法学院专兼职教师共29人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课,政法学院3位领导共听课24节,保质保量地完成听课任务,政法学院24名专职教师共听课136节,100%完成听课任务。通过听课,加强了各位教师之间的联系交流,对各个教师了解其他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长处和优点,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改正自己的不足产生了较大影响。特别是政法学院的年轻教师,通过听教龄长、经验丰富教师的上课,都受益匪浅。
二、经验总结
1.政法学院要求所有的教师在听课时都要做好记录,写好评课意见,听课结束后都必须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,指出其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,以取长补短,改进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。
2.通过听课,使我们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政法学院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,从而针对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。
3.政法学院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备课,按时上下课,在上课过程中情深饱满,态度认真。
4.在课堂中能够做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,讲课重点突出,难点处理得当,举例丰富,特别吸引学生。年轻教师思维比较活跃,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,启发学生创新思维,从而使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发挥,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。
三、存在问题
1.由于教学条件所限,政法学院大多数教师上课未采用多媒体教学,这就使得政法学院的课堂教学活动显得传统化,没有太多生气,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。
2.政法学院新进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,如语速过快、板书多,影响讲课进度、缺乏互动等,讲课艺术需要提高。但是大多数年轻教师的备课都很认真,上课态度也很认真,他们还有待进一步熟悉教材,达到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内涵、深度。
3.政法学院大多数教师课后缺乏与学生的交流,使得学生的很多意见不能及时得到反映。
4.大多教师还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,教学方法不够灵活。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教育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、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。
四、改进措施
1.加强教学条件的改善。教师上课需要多采用多媒体教学,使课堂教学活动丰富、有活力,增强课堂教学效果。
2.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。使年轻教师有效的掌握教学技巧,提高讲课艺术。
3.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,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,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。
4.改进教学方法。多使用实践教学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,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。
2014-2015学年第一学期政法学院教师的听课活动已经圆满结束,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,认真总结各位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,组织教师学习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思路、方法、经验,通过各方面的努力,使政法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
政法学院
2015年3月2日
附件1:政法学院2014-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清单
| 政法学院2014-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清单 |
|
|
| 序号 |
班级 |
姓名 |
课程名称 |
学时 |
实践学时 |
|
| 1 |
12社本 |
姚洪宇 |
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|
36 |
6 |
|
| 2 |
李先龙 |
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|
54 |
8 |
|
| 3 |
孙野 |
心理咨询与辅导 |
18 |
18 |
|
| 4 |
崔亚飞 |
犯罪社会学 |
36 |
/ |
|
| 5 |
苗青青 |
社区工作实务 |
54 |
14 |
|
| 6 |
张秋 |
矫正社会工作 |
54 |
/ |
|
| 7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36 |
/ |
|
| 8 |
牛晶晶 |
公共关系学 |
36 |
/ |
|
| 9 |
张定贵 |
毕业论文写作与训练 |
36 |
18 |
|
| 10 |
贾孝孺 |
小组工作 |
54 |
14 |
|
| 11 |
郭明 |
司法矫正 |
18 |
18 |
|
| 12 |
林琳 |
社交礼仪 |
36 |
8 |
|
| 13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54 |
/ |
|
| 14 |
张红 |
城乡社会工作 |
36 |
/ |
|
| 15 |
12思政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36 |
/ |
|
| 16 |
李先龙 |
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|
54 |
16 |
|
| 17 |
李雪彦 |
西方政治思想史 |
54 |
/ |
|
| 18 |
胡文兰 |
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|
36 |
18 |
|
| 19 |
瞿家儒 |
公共关系学 |
18 |
10 |
|
| 20 |
崔晓莉 |
中国古代史专题 |
36 |
/ |
|
| 21 |
罗宪志 |
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|
54 |
/ |
|
| 22 |
罗宪志 |
教师职业道德 |
36 |
12 |
|
| 23 |
肖仕刚 |
教育政策与法规 |
36 |
6 |
|
| 24 |
13社工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运用 |
54 |
10 |
|
| 25 |
丁阿芳 |
个案工作 |
54 |
14 |
|
| 26 |
孙野 |
社会心理学 |
54 |
/ |
|
| 27 |
李仕蓉 |
西方社会思想史 |
54 |
/ |
|
| 28 |
13思政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54 |
12 |
|
| 29 |
陈发政 |
管理学 |
54 |
12 |
|
| 30 |
蔡少平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|
54 |
12 |
|
| 31 |
徐忠 |
毛泽东思想概论 |
54 |
12 |
|
| 32 |
罗瑜 |
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|
54 |
12 |
|
| 33 |
14社工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72 |
/ |
|
| 34 |
贾玉雪 |
心理学概论 |
54 |
/ |
|
| 35 |
丁阿芳 |
社会工作概论 |
72 |
18 |
|
| 36 |
14思政 |
杨立新 |
政治经济学概论 |
54 |
/ |
|
| 37 |
胡必坚 |
宪法 |
36 |
/ |
|
| 38 |
张俊祥 |
法律逻辑学 |
54 |
/ |
|
附件2: 2014-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听课统计一览表
| 序号 |
听课教师 |
上课教师 |
听课课程 |
节数 |
| 1 |
罗瑜 |
张红 |
大学生GYB创业培训 |
1 |
| 2 |
廖洪泉 |
大学生GYB创业培训 |
1 |
| 3 |
祝元梅 |
中国通史 |
1 |
| 4 |
张秋 |
罗瑜 |
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|
1 |
| 5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6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1 |
| 7 |
苗青青 |
社区工作实务 |
1 |
| 8 |
贾效儒 |
丁阿芳 |
小组工作 |
1 |
| 9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教程 |
1 |
| 10 |
牛晶晶 |
公共关系学 |
1 |
| 11 |
彭建斌 |
统计学分析与spss 的应用 |
1 |
| 12 |
彭建斌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13 |
苗青青 |
社区工作实务 |
1 |
| 14 |
牛晶晶 |
公共关系学 |
1 |
| 15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16 |
胡文兰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17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18 |
彭建斌 |
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|
1 |
| 19 |
刘永华 |
文化产业管理学 |
1 |
| 20 |
苗青青 |
牛晶晶 |
公共关系学 |
1 |
| 21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|
1 |
| 22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23 |
丁阿芳 |
个案工作 |
1 |
| 24 |
张红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25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26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|
1 |
| 27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1 |
| 28 |
牛晶晶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29 |
苗青青 |
社区工作实务 |
1 |
| 30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|
1 |
| 31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教程 |
1 |
| 32 |
胡必坚 |
丁阿芳 |
个案工作 |
1 |
| 33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34 |
常凤 |
宪法 |
1 |
| 35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36 |
陈发政 |
管理学概论 |
1 |
| 37 |
瞿家儒 |
中国历史 |
1 |
| 38 |
简训友 |
宪法 |
1 |
| 39 |
赵庆峰 |
宪法 |
1 |
| 40 |
郑群伟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1 |
| 41 |
邬贤芳 |
政治经济学 |
1 |
| 42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43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44 |
丁阿芳 |
苗青青 |
社区服务 |
2 |
| 45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46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2 |
| 47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48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1 |
| 49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|
1 |
| 50 |
潘继材 |
郭明 |
司法矫正专题 |
1 |
| 51 |
简训友 |
宪法 |
1 |
| 52 |
肖仕刚 |
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 |
1 |
| 53 |
李先龙 |
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|
1 |
| 54 |
张秋 |
矫正社会工作 |
1 |
| 55 |
姚洪宇 |
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|
1 |
| 56 |
张定贵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2 |
| 57 |
郭明 |
司法矫正专题 |
2 |
| 58 |
苗青青 |
社区服务 |
2 |
| 59 |
丁阿芳 |
社会工作概论 |
2 |
| 60 |
杨立新 |
苗青青 |
社区服务 |
2 |
| 61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2 |
| 62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2 |
| 63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2 |
| 64 |
李佩华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65 |
邬贤芳 |
政治经济学 |
1 |
| 66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67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68 |
姚洪宇 |
陈发政 |
管理学概论 |
|
| 69 |
丁阿芳 |
小组工作 |
1 |
| 70 |
李先龙 |
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|
1 |
| 71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72 |
徐忠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1 |
| 73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74 |
崔晓莉 |
中国古代史专题 |
1 |
| 75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76 |
丁阿芳 |
个案工作 |
1 |
| 77 |
瞿家儒 |
中国政治制度史 |
1 |
| 78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79 |
苗青青 |
社区工作实务 |
1 |
| 80 |
瞿家儒 |
中国政法制度史 |
1 |
| 81 |
李仕蓉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82 |
丁阿芳 |
社会工作概论 |
1 |
| 83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84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85 |
张定贵 |
社会学概论 |
1 |
| 86 |
邬贤芳 |
政治经济学 |
1 |
| 87 |
苗青青 |
社区服务 |
1 |
| 88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1 |
| 89 |
杨文波 |
社会行政 |
1 |
| 90 |
李先龙 |
田宇 |
学校社会工作 |
2 |
| 91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2 |
| 92 |
彭博 |
试讲 |
1 |
| 93 |
潘继材 |
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|
2 |
| 94 |
肖仕刚 |
李雪彦 |
西方政治思想 |
1 |
| 95 |
罗宪志 |
教师职业道德 |
1 |
| 96 |
罗瑜 |
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|
1 |
| 97 |
罗宪志 |
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|
1 |
| 98 |
罗宪志 |
崔晓莉 |
中国古代史 |
1 |
| 99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100 |
丁阿芳 |
社会工作概论 |
1 |
| 101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102 |
张俊祥 |
瞿家儒 |
中国古代史 |
1 |
| 103 |
苗青青 |
社区服务 |
1 |
| 104 |
丁阿芳 |
个案工作 |
1 |
| 105 |
陈发政 |
管理学概论 |
1 |
| 106 |
彭建斌 |
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|
1 |
| 107 |
贾效儒 |
小组工作 |
1 |
| 108 |
李雪彦 |
张定贵 |
社会学 |
2 |
| 109 |
罗宪志 |
政治教育学原理 |
2 |
| 110 |
邬贤芳 |
政治经济学 |
1 |
| 111 |
崔晓莉 |
中国古代史专题 |
1 |
| 112 |
崔晓莉 |
邬贤芳 |
政治经济学 |
1 |
| 113 |
李雪彦 |
政治学概论 |
1 |
| 114 |
张俊祥 |
中国哲学史 |
1 |
| 115 |
瞿家儒 |
中国政治制度史 |
1 |
| 116 |
蔡少平 |
郑群伟 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|
2 |
| 117 |
段亚菲 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
2 |
| 118 |
邱纪坤 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
2 |
| 合计听课节数 |
136 |